同社咖啡室

用戶名 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271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五個故事與五句話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於 2010-3-25 21:22:3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1、 寬容
     
  壹只小豬、壹只綿羊和壹頭乳牛,被關在同壹個畜欄裏。有壹次,牧人捉住小豬,它大聲號叫,猛烈地抗拒。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,便說:「他常常捉我們,我們並不大呼小叫。小豬聽了回答道:「捉妳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,他捉妳們,只是要妳們的毛和乳汁,但是捉住我,卻是要我的命呢!   
    
  立場不同、所處環境不同的人,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;因此對別人的失意、挫折、傷痛,不宜幸災樂禍,而應要有關懷、了解的心情。要有寬容的心! 這需要首先放下自己的觀念和角度,用心感受、設身處地的體會,然後,盡自己的能力去應對、幫助。
     
  2、 靠自己   
     
  小蝸牛問媽媽:為什麽我們從生下來,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?   
  媽媽: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,只能爬,又爬不快。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!   
  小蝸牛:毛蟲姊姊沒有骨頭,也爬不快,為什麽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?   
  媽媽: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,天空會保護她啊。   
  小蝸牛: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,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麽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?   
  媽媽:因為蚯蚓弟弟會鉆土, 大地會保護他啊。   
  小蝸牛哭了起來:我們好可憐,天空不保護,大地也不保護。   
  蝸牛媽媽安慰他:「所以我們有殼啊!」   
    
      我們不靠天,也不靠地,我們靠自己。   
     
  3、 鯊魚與魚   
     
  曾經有這樣壹個實驗,將壹只最兇猛的鯊魚和壹群熱帶魚放在同壹個池子,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,最初,鯊魚每天不斷沖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,耐何這只是徒勞,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,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壹些鯽魚在池子裏,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,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,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,每天仍是不斷的沖撞那塊玻璃,它試了每個角落,每次都是用盡全力,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,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,持續了好壹些日子,每當玻璃壹出現裂痕,實驗人員馬上加上壹塊更厚的玻璃。

  後來,鯊魚不再沖撞那塊玻璃了,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,好像他們只是墻上會動的壁畫,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,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,好像回到海中不可壹世的兇狠霸氣,但這壹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,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,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,但鯊魚卻沒有反應,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,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,他就立刻放棄追逐,說什麽也不願再過去,實驗結束了,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裏最懦弱的魚。   
    
      我們的經驗和習慣是壹些無形的壁壘和約束,因太習慣,它已變成壹種不易察覺的“自然”,如果不能去除這些習性的束縛,我們就不可能擁有更廣闊、更美好、更自在的生命。   
     
  4、 神跡   
     
  法國壹個偏僻的小鎮,據傳有壹個特別靈驗的水泉,常會出現神跡,可以醫治各種疾病。有壹天,壹個拄著拐杖,少了壹條腿的退伍軍人,壹跛壹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,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回吻說:“可憐的家夥,難道他要向上天祈求再有壹條腿嗎??”這壹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,他轉過身對他們說:“我不是要向上天祈求有壹條新的腿,而是要祈求他幫助我,叫我沒有壹條腿後,也知道如何過日子。”   
    
      試想: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,也接納失去的事實,不管人生的得與失,總是要讓自已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,不再為過去掉淚,努力的活出生命每壹刻的光彩。   
     
  5、 釣竿   
     
 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,壹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,老人技巧純熟,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,老人見小孩很可愛,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,小孩搖搖頭,老人驚異的問道:「妳為何不要?」小孩回答:「我想要妳手中的釣竿。」老人問:「妳要釣竿做什麽?」小孩說:「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,要是我有釣竿,我就可以自己釣,壹輩子也吃不完。」   

  我想妳壹定會說:好聰明的小孩。錯了,他如果只要釣竿,那他壹條魚也吃不到。因為,他不懂釣魚的技巧,光有魚竿是沒用的,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“釣竿”,而在“釣技”。   
    
  有太多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人生道上的釣竿,再也無懼於路上的風雨,如此,難免會跌倒於泥濘地上。就如小孩看老人,以為只要有釣竿就有吃不完的魚,像職員看老板,以為只要坐在辦公室,就有滾進的財源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  1:優秀是壹種習慣。

 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的。如果說優秀是壹種習慣,那麽懶惰也是壹種習慣。人出生的時候,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,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後天形成的,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果。所以,我們的壹言壹行都是曰積月累養成的習慣。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,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。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優秀變成壹種習慣,使我們的優秀行為習以為常,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。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造性思考,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,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,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。

  註解:要會“裝”,要持續的、不間斷的“裝”,裝久了就成了真的了,就成了習慣了,比如準時到會,每次都按時到會,妳裝裝看,妳裝30年看看,裝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習慣。要懂得依生命的最高境界“生處轉熟、熟處轉生”。 :)

  2:生命是壹種過程。

  事情的結果盡管重要,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,因為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,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。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壹定是死亡,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。世界上很少有永恒。大學生談戀愛,每天都在信誓旦旦地說我會愛妳壹輩子,這實際上是不真實的。統計數據表明,大學生談戀愛的100對裏有90對最後會分手,最後結婚了的還有壹半會離婚。妳說愛情能永恒嗎?所以最真實的說法是:“我今天,此時此刻正在真心地愛著妳。”明天也許妳會失戀,失戀後我們會體驗到失戀的痛苦。這種體驗也是豐富妳生命的壹個過程。

  註解:生命本身的意義非常深,但不是都能夠理解,大多數情況下,它是妳的認知境界賦予妳的生命壹種妳希望實現的意義,因此認真感悟生命過程中的每壹個當下,就是意義所在。

  3: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壹定是直線。

  在人與人的關系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,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。我們有時需要等待,有時需要合作,有時需要技巧。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障礙,有時候我們並不壹定要硬挺、硬沖,我們可以選擇有困難繞過去,有障礙繞過去,也許這樣做事情更加順利。大家想壹想,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好聽呢。尤其在比較復雜的社會中,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,要讓人人都覺得妳這人能理解體諒人、很成熟,很不錯,妳才能把事情做成。

  註解:如果妳在考數學試題,壹定要答兩點之間直線段最短,如果妳在走路,從A到B,明明可以直接過去,但所有人都不走,妳最好別走,因為有陷阱。為人處事,直線性思維在很多地方要碰壁,這是人的特色,要懂得順勢而為。

  4: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。

  我在滑雪的時候,最大的體會就是停不下來。我剛開始學滑雪時沒有請教練,看著別人滑雪,覺得很容易,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?於是我穿上滑雪板,赤溜壹下就滑下去了,結果我從山頂滑到山下,實際上是滾到山下,摔了很多個跟鬥。我發現根本就不知道怎麽停止、怎麽保持平衡。最後我反復練習怎麽在雪地上、斜坡上停下來。練了壹個星期,我終於學會了在任何坡上停止、滑行、再停止。這個時候我就發現自己會滑雪了,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沖。因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,壹轉身就能停下來。只要妳能停下來,妳就不會撞上樹、撞上石頭、撞上人,妳就不會被撞死。因此,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,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。

  註解:用汽車來比喻,幾十萬的車可以上200公裏,幾萬元的車卻只能上120公裏,為什麽?發動機估計不相上下,差距在剎車系統,上了200公裏剎不了車,呵呵,我的天!

  5:放棄是壹種智慧,缺陷是壹種恩惠。

  當妳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,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,因為妳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,妳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,只吃到了壹種味道,那就是蘋果的味道。如果妳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,盡管表面上妳丟了五個蘋果,但實際上妳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。以後妳還能得到更多,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,也壹定會和妳分享,妳會從這個人手裏得到壹個橘子,那個人手裏得到壹個梨,最後妳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,六種不同的味道,六種不同的顏色,六個人的友誼。

  所以說,放棄是壹種智慧。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Akinalliance 同社

GMT+8, 2025-5-15 21:4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