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社咖啡室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2788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止血帶增骨科手術準確度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於 2009-6-9 09:01:0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雙手、雙腳藏有不少神經線、筋腱、關節及軟骨等組織,進行骨科手術時要小心翼翼,以免傷及重要組織;但手術免不了出血,所以有需要降低血流,避免手術範圍出現血肉模糊情況,以免阻礙醫生視野,於是小如除掉陷甲、筋腱的發炎組織、水瘤等,大如關節置換、重建十字韌帶,也需要使用止血帶( tourniquet)協助控制血流。

止血帶的設計跟血壓計的袖帶相似,使用時先將止血帶束在手術範圍對上的位置,然後替止血帶泵氣,給血管施加壓力,以減低正常血液流通速度,令手術範圍的滲血量降低,讓醫生可以對準組織下刀。止血帶可以束在手臂、大腿或小腿等地方,且具有不同長短闊窄的尺寸,以符合不同位置及不同體形患者的需要;至於在腳趾及手指進行的手術,則改用由彈性塑膠材料製成的膠套,幫助止血;但與髖關節及肩膀關節有關的手術,由於沒有適合位置的束上止血帶,故難以採用這種止血方法。


束在手臂最多 90分鐘

手術時使用止血帶是有時間限制,以一般成年人為例,止血帶只能束在手臂 60至 90分鐘,束在腿部則不能超過 90分鐘;倘若患者是小朋友、長者、患有高血壓、血管硬化、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止血帶的使用時間更需要相應縮短,以免組織因為長期缺乏氧氣及養份的供應而受損,尤其是較脆弱的肌肉細胞及神經線細胞,容易因為缺血而受到永久損害。

所以,如果進行一些較複雜的手術,例如需時兩至三小時的手術,當手術進行了大概 90分鐘後,便得暫時停止手術,將止血帶放氣消壓,恢復血液循環,待組織得到血液供應 15至 20分鐘後,再重新束上止血帶繼續手術,以降低止血時間過長令組織受損風險。


撰文: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Akinalliance 同社

GMT+8, 2024-6-26 08:0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