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社咖啡室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4516|回復: 5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美食過後小心尿酸積聚 引發痛風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發表於 2010-12-9 12:24:38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一個熱辣辣的豬骨湯底、一碟鮮味的肥牛及一罐罐喝不完的啤酒,都是打邊爐不可少的美味配搭,但小心尿酸積聚過多,導致痛風發作。有中醫師指,近年多了年輕男士在酒吧happy hour後,再直落打邊爐,半夜因痛風發作,手指及腳趾關節腫脹痛楚至難以入睡,嚴重更可引致痛風性腎結石。


痛風在中醫學屬於一種痹症,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,以往痛風患者以50歲後的男士為主,但近年患者有年輕化趨勢,不乏20多歲或30出頭的男士求診,「如果一次過食好多種可以引致尿酸濃度升高嘅食物,可以即晚就發作,好似朝早飲幾杯濃咖啡,夜晚去酒吧飲幾杯啤酒,再直落消夜打邊爐可以即刻中招。」


彭明慧表示,最近便有一名30歲出頭的痛風症男患者求診,他病發前一晚與朋友到酒吧消遣,飲了不少啤酒及吃下大堆薯片、果仁,一行人然後再直落打邊爐,吃了不少可令尿酸飆升的高嘌呤食物,包括動物內臟、肥牛、海產等,深夜睡覺時已感到腳趾紅腫及疼痛,翌日求診證實尿酸偏高,患上痛風症,需嚴格戒口及接受治療降低尿酸,預防痛風復發。


當身體未能正常分解食物中的嘌呤,便會影響尿酸的正常代謝,彭明慧指,當大量尿酸無法排出體外,便會形成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、軟組織、軟骨及腎臟中,典型痛風發作時,腳趾、足背、足跟、手指及手腕等關節會紅腫及劇痛,痛風更會反覆發作,嚴重可導致關節變形。痛風多在晚間發作,主要是因為飲水及排尿次數大減,加上血液循環減緩,令尿酸沉積增加,小關節特別容易腫痛。她表示,近年大受歡迎的豬骨湯底,再加上打邊爐期間進食大量肉類及動物內臟,例如粉腸、豬腰、雞子等,以及鮑魚、蟹及三文魚等海產,均是引發痛風的高危食物。另外,乾豆類也是高嘌呤食品,故痛風患者不宜飲用豆漿。中醫治療痛風以行氣活血及化濕利尿為主,可改善痛風的食療包括百合、薏米、金錢草及車前草等,配合北芪則有助利氣,病人也可以將百合磨成粉末食用。此外,針灸位於膝頭附近的陰陵泉及血海穴,前者可去濕利小便,幫助排走尿酸,後者則能調理氣血,位於手肘位置的曲池穴則可幫助關節消腫。


百合薏米小豆粥乾百合、薏米及赤小豆各一両,加入適量的米同煲雙草冬瓜湯金錢草及車前草各五錢,粟米鬚兩錢,冬瓜蒂兩斤,陳皮一片,加入約三公升水同煲木瓜百合淮山飲乾百合、薏米及淮山各一両,鮮木瓜一個,加入約三公升水同煲註:不宜加入肉類同煲以免尿酸升高。
2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0-12-9 12:25:18 | 只看該作者
痛風症經常反覆發作,不但疼痛難忍,尿酸結晶更可侵蝕關節及影響腎臟功能,故急性痛風發作頻密的患者,或要服食降尿酸藥物控制病情,現時仍未有根治痛風的方法,故降尿酸藥物要長期服食,才能避免因尿酸水平急劇波動,導致急性痛風發作。

慢性痛風患者是否需要服用降尿酸藥物需考慮多種因素,包括每年急性痛風發作在三至五次或以上、X光檢查發現關節已受破壞或侵蝕、有尿酸結晶體沉積在耳窩、前臂或小腿等的皮膚下層位置,並可用手觸摸到,以及腎臟有尿酸結晶體或腎功能受尿酸影響,患者只需符合其中一項症狀,就可能需要服食降尿酸藥物。降尿酸藥物以別嘌醇(allopurinol)為主,但患者不應在急性痛風發作時服食,以免令病情加劇。當尿酸水平急劇波動時,例如服藥令尿酸急降,也會刺激急性痛風發作,故在開始服藥兩至三個月時,約六至七成人會覺得病情加劇,醫生一般會同時處方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服用,以免病人對治療失去信心。

痛風暫未有根治方法,只能以藥物及戒口控制病情,故患者不應自行停藥,曾有一名患痛風多年的長者,因很久未有病發便擅自停藥,導致尿酸水平上升,當引致急性痛風發作時,她又自行服食別嘌醇治療,但越服藥關節卻越痛,令病情一發不可收拾。別嘌醇雖然是常用的降尿酸藥物,但也有一定副作用,例如一至兩成人服食後會出現腸胃不適、皮膚出紅疹、肝酵素上升及過敏等,嚴重更會有骨髓功能受壓抑等副作用,故此藥必須由醫生評估及處方才可服食。對於一些服藥後仍不戒口的病人,隨時因病情惡化要提高降尿酸藥物的劑量,增加出現藥物副作用的風險。
3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0-12-9 12:26:16 | 只看該作者
藥物治療有機會出現不同的副作用

當尿酸在關節形成結晶及引發炎症,便會導致痛風發作,痛風最常見於足踝或大腳趾的關節位置。痛風除了造成紅腫發熱外,更會引發嚴重痛楚,曾有患者形容痛風發作時,猶如關節被千刀萬剮般痛不欲生,即使患者的忍痛能力極高,炎症也會對關節及筋膜等其他軟組織造成破壞,所以需要盡快控制急性痛風發作,把痛風症對患者關節健康的影響降至最低。

常見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包括秋水仙素(colchicine)、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及類固醇(steroids),藥物的主要效用是控制炎症,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,醫生會因應患者的情況處方適當的藥物。

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藥物有機會出現不同的副作用,例如秋水仙素有時會引致腹瀉、輕微的肌肉痠痛及發炎,或影響腎病患者的腎功能;而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則可能帶來胃痛、胃潰瘍、水腫或令氣管收縮等不適;至於類固醇則有機會削弱免疫力、引發水腫或骨枯等,所以這些藥物必須由醫生處方,病人應根據指示服用。

預防勝於治療,即使發作時間短暫,痛風也會對關節造成傷害,所以患者在生活作出適當的調節,可減少急性痛風發作,例如有充足休息、多喝水,戒喝酒精類飲品,並減少進食高普林食物,如動物內臟、豆腐、貝殼類海產等。

另外,曾經歷痛風發作的患者,大都會知道痛風發作前的身體變化,所以倘若患者估計將會痛風發作,例如感到點點刺痛等,可以服用醫生預先處方的秋水仙素藥物,每兩小時服食一次,大概服食了六次,或開始出現腹瀉便停止服用,有助將炎症撲滅於萌芽前。
4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0-12-9 12:27:15 | 只看該作者
大魚大肉、暴飲暴食,急性痛風症急增
如未能妥善控制尿酸水平,復發頻密,會侵蝕關節致變形

節日親朋聚會,離不開吃喝玩樂。但在大魚大肉後的一兩天,原來是急性痛風的高發期。若你在無緣無故無扭傷的情況下,一隻腳的腳趾關節忽然紅腫熱痛到半夜痛醒,就得小心痛風症已殺埋身了。痛風症,顧名思義,最標誌性徵狀是「痛」,病人通常形容痛感似是「有無數針㓤在關節上咁痛」。至於「風」,則與其徵狀「易來易去」有關,典型患者首次急性痛風發作,都在大魚大肉過後的一兩天,腳趾關節(多為腳趾公)忽然紅腫熱痛起來,關節炎徵狀來得很急,但一般過了 7 至 10 日,即使沒作任何藥物治理,徵狀也會退去,令人容易不虞有詐的再次放縱飲食,繼而變得頻密發作……

香港風濕病基金會教育委員會召集人李家榮醫生強調表示:「痛風症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引發的病症,屬最常見的炎性關節炎,病發率仲高過類風濕。此症特點是痛感並非由小痛到大痛,而是急性痛風一發作已是劇痛,關節會出現紅腫、灼熱、發炎和疼痛,病人無可能不知道。問題只在若發作時沒有求醫,過得幾日徵狀減退後,病人多數會以為自己無事,錯過及早確診的機會。」

事實上,急性痛風如未能妥善控制,復發頻密,久而久之便會變成慢性痛風,形成多關節受影響,甚至侵蝕關節致變形。「雖則急性痛風第一次發作似是突如其來,但在發病前期,患者體內已有一段時間尿酸高於常態。」李醫生補充,痛風前期(即急性痛風第一次發作前)可以持續一段「上年計」的時間,醫學上稱為「無徵狀血液內尿酸過高症」。「研究發現,幼童血液尿酸偏低,至青春期攀升至成人水平,然後血液內尿酸濃度才會上升至高水平。換句話說,由青春期發育至血液內尿酸過高,會有一段以年計的潛伏期時間,期間高尿酸者不會有徵狀,直至某次進食過量高嘌呤食物令體內尿酸增加後,才會促成誘因,激發痛風發作。」臨床所見,他指有痛風症病例只有 20 多歲,可見「無徵狀血液內尿酸過高症」的潛伏期長短,很因人而異,但飲食習慣肯定是主要影響因素。

身體尿酸之所以會偏高,主要原因是體內產生尿酸過多。「當一個人的血液內尿酸濃度高於 595mmol/L,其實已有 30%-50% 機會患上痛風症。」他解釋,尿酸是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產生的代謝物,進食含嘌呤食物會增加,而偏偏節日狂歡飲的酒精,吃的貝殼類海產如生蠔、帶子、青口,又或紅肉、濃肉湯,以及火鍋必備的豬肝等內臟及菇類等都是高嘌呤食物,吃後自會增加尿酸因濃度過高、結晶並沉積關節的機會,所以每逢大節過後,都會較易激發急性痛風徵狀。「特別是啤酒,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,本已會產生酸性物質,阻礙尿酸在腎臟的排泄,而啤酒更由於是大麥製造,所含嘌呤相對紅酒、白酒都較高,若飲過量很易激發病情。」李醫生直言,第一次急性痛風發作時,病人理應求醫進行評估,以排除未及妥善控制病情惡化至慢性痛風階段,因為此症存在多種變數:
1. 體重影響:肥胖會增加發病風險,故及早做好體重管理,把體重逐步減至正常 BMI 水平(18.5 - 22.9),會有助逆轉痛風病情。
2. 水份充足:尿酸經腎臟排泄,而足夠水份會有助於身體排走體內過高的尿酸,減低身體囤積尿酸的機會,所以日常補充水份一定要足夠(起碼 8 杯水)。
3. 評估背後原因:除飲食因素外,藥物因素亦可能影響體內尿酸水平,例如部分降血壓藥及部分肺癆藥都會令體內尿酸增高,患者或需轉藥。另外,一些相關疾病若控制不善,亦可能導致尿酸過高,例如患有腎病影響排走尿酸、免疫系統失調會影響新陳代謝的牛皮癬等。

5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0-12-9 12:29:04 | 只看該作者
認清關節痛 自我檢測 及早發現尿酸問題,盡早處理

當關節出現疼痛時,你會否誤以為那只是「一般關節痛」而不加理會?以下幾條問題有助你自我分辨。

- 關節痛的出現,往往是打邊爐、食海鮮之後?
- 是否有喝濃湯、火鍋湯的習慣?
- 是否喜愛飲啤酒、食花生?
- 是否喜歡進食高脂油膩食物?
- 關節於半夜或清晨突然劇痛?
- 關節痛維持數天便會減退,但又經常復發?

若以上答案多屬於「是」,你的體內可能已出現尿酸問題,宜盡早處理。或立即 按此 ,快速測試你的高尿酸危險指數!最好的檢測方法,當然是進行身體檢查,測量血尿酸值。

痛風的演變過程

讓您瞭解更多痛風的危機

早期
即高尿酸血症期,僅血尿酸值偏高,無痛風病症狀
長期尿酸值偏高,可損害心腎功能,40%患者可發生尿路結石

發作期 急性發作期

多於半夜或清晨突發,劇痛似刀割
60%-70%首發於足部拇趾關節,其次為踝、手、腕、膝、肘關節,呈紅、腫、熱、痛症狀
初期發作常會持續數天或數周,可自行緩解

發作間歇期

無明顯症狀,僅表現為血尿酸值偏高
此期間如不降低血尿酸濃度,隨時間推移,痛風發作會愈加頻繁,持續時間更長,症狀更重

慢性發作期

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及周圍組織受損,形成痛風石,造成功能障礙,甚至關節畸形和殘疾
病程愈長,痛風石體積愈大,數量愈多


合併症期

引致腎功能受損衰竭,誘發痛風性腎病、急性腎梗塞及腎結石等
尿酸結晶沉積心臟,引致心肌受損,誘發血壓上升及心臟血管病變,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脂肪肝等


治療痛風的最終目標﹕

舒痛 – 舒降急性關節發炎、紅熱腫痛症狀
調節 – 糾正紊亂,調節尿酸至正常水平
持久 – 防止復發,預防心腎病變等併發症

6#
 樓主| 發表於 2010-12-9 12:29:52 | 只看該作者
大閘蟹火鍋,易引發痛風
發病時即時出現紅腫、疼痛,便是急性痛風

秋風已起多時,不少愛吃之士已吃了不知多少餐肥美的大閘蟹宴,部分更一晚食幾隻、一星期食幾晚等。不過,有骨科專科醫生指出,部分人因在秋冬季節,經常進食大閘蟹、火鍋等,容易引發潛藏的痛風症,若不適當控制病情,有機會演變成慢性痛風症,嚴重影響生活及活動能力。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出,痛風症即是發炎性關節炎,主要是因體內對嘌呤 (Purine)代謝失常,令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上升,引致尿酸鹽積聚在關節上,而引起發炎疼痛,多攻擊關節或肌膜等。男性患病的風險是女性的兩至三倍,但有飲酒、家族病史、超重、血壓高、血脂高、經常服食去水丸或阿士匹靈的人士,以及腎功能較差的,均是患痛風症的高危一族。

患者會劇痛、紅腫、熱脹,部分患者更會因此而容易疲倦、發燒等。他稱,患者並非因為食大閘蟹而患上痛風症,只是患者本身體內的尿酸濃度高,加上日常進食蠔、青口、帶子、蟹等海產類高嘌呤的食物,「而且食蟹又唔會只食一隻,再加埋飲酒,積積埋埋先會發病」。因此,已知患有痛風症的人士,便應該小心及適量進食,切勿過量,「一隻都可以接受」。另外,痛風症可分為急性痛風、慢性痛風及結石性痛風。高拔萃指,若發病時即時出現紅腫、疼痛,便是急性痛風,一般接受藥物治療幾天,便可減輕痛楚及症狀;但發病次數愈頻密,便有可能演變成慢性痛風,便有可能長時間都感到痛楚,嚴重者更會變成結石性痛風,尿酸結晶體聚集於關節部分,甚至可引起磨損皮膚、細菌感染等併發症。

高拔萃稱,因尿酸多在溫度不太高的身體部位沉積,故手指、腳趾最容易發病,加上天氣涼、體溫較低時,也是發病高峰期,故患者應在這些時分多注意飲食。目前不少體檢均會包括驗尿酸,他強調若無任何症狀,只血液中有尿酸,並不等於有痛風症,只是較常人高8至10倍機會有,只要戒口,便毋須即時接受治療。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Akinalliance 同社

GMT+8, 2025-1-13 03:1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